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九江系统化打造海绵城市
发布时间 :2024.07.22    浏览次数 :779次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2023年6月 ,九江入选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立足雨水丰沛 ,依山面江等地域特点 ,坚持全域谋划 、系统施策 ,因地制宜 、有序实施 ,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一 、机制为要 ,合力打好海绵城市建设“组合拳”

坚持以机制建设为抓手 ,通过建立实施“四强”工作机制 ,有效保障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一是高位推动强调度 。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 ,各区 、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统筹部署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重点工作 ;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市海绵办主任 ,每月召开办公会 、现场会 ,专题研究解决示范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各区均成立了本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常态督 。同时 ,制定印发了《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行动方案》《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 ,逐项明确了住建 、水利 、财政 、自然资源 、发改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市区联动 、部门协同 、常态推进”的工作格局 。

二是健全流程强管控 。坚持立法先行 ,推动《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列入2024年人大立法任务,完成编制立法计划 、立法调研等前期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海绵城市示范建设要求 ,及时修编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和污水专项规划 ,进一步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上位规划 。坚持制度先行 ,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流程管控的通知》《九江市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文件 ,严格落实项目设计 、施工 、验收 、运维等环节管理 ,实现全流程管控 。

三是标准示范强效果 。主动对标海绵城市建设先行地区 ,先后组织业务骨干前往珠海 、昆山 、青岛 、鹰潭等城市实地考察学习 ,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解惑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及时对《九江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图集》《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及审查要点》等6项技术文件进行修编完善 ,进一步规范提升建设标准 。同时 ,对每个示范项目逐一审查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逐一到现场进行详细的海绵技术交底和现场帮扶 ,并创新推出“以点带面”建设模式 ,即指导施工单位先建设一个示范标准点位 ,再对照进行整体建设 ,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项目质量 。

四是常态巡查强落实 。建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常态化巡查机制 ,实行日巡查 、周通报 、月调度 。对所有示范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全覆盖 、全过程监管和即时指导 ,综合运用专题简报 、督查函、提示函等形式 ,定期通报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 ,常态化督导项目问题整改 ,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同时 ,制定出台《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结合日常动态巡查及督导整改情况,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作为各区 、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

二 、系统为纲 ,全力谋划海绵城市建设“路线图”

坚持以系统化 、全域性为着力点 ,在全面摸排城市本底的基础上 ,制定修编《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实施方案》 ,系统谋划并有序实施了一批示范项目 ,使海绵城市理念真正在九江落实落地 。

一是坚持全域思维 ,打造“两大片区” 。按照全域推进 、重点示范的原则 ,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确定了2个海绵城市系统化重点建设片区 ,一是以甘棠湖 、南门湖为核心的老城重点片区 ,聚焦“补短板” ,以水环境治理 、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为抓手 ,重点解决城市易内涝 、雨天水质差 、进厂浓度低等问题 ;二是以八里湖 、赛城湖为核心的新城重点片区 ,聚焦“高标准” ,以海绵城市“全流程 、全系统 、全域性”为目标 ,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和全流程管控要求 。此外 ,还谋划确定了5个特色建设组团 ,分别为石化片区“完整社区”组团 、高铁新区“TOD模式”组团 、白水湖“水生态环境提升”组团 、赛城湖“蓝绿空间保护”组团和滨江“生态廊道”组团等 ,以此引领全域的海绵城市建设 。2023—2025三年示范期 ,我市计划实施116个海绵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 ,2023年37个项目全部完工 ,2024年41个项目已开工23个(其中3个已完工) ,总开工完工率已超50% 。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三水共治” 。基于九江城市特点和突出问题 ,采取治洪 、治涝 、治污“三水共治”的工作思路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外水不入城、内涝排得出 、污水有去处” 。第一 ,大力实施长江崩岸治理 ,采用聚酯碎石护坡 、网面钢丝镀高尔凡等新材料和沉箱法等新工艺 ,强化长江崩岸治理实效 ,筑牢外洪防线 。第二,坚持蓄排平衡 ,大力实施水系连通 ,通过八里湖与赛城湖连通工程 、甘棠湖与龙开河连通工程及排水管网连通等 ,将城区各湖泊有机联系在一起 ,充分利用天然调蓄空间,滞蓄城区涝水 ,同时在临江建设八赛枢纽 、白水湖泵站 、琵琶湖泵站等排涝泵站 ,提升涝水外排能力 ,蓄排平衡体系初步建立 。第三,大力实施甘棠湖、南门湖两湖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改造环湖管网 、新建雨水调蓄池和循环中心 ,大幅削减雨季溢流污染 ,各指标入湖污染削减率达80%以上 ,并实施湖底清淤工程 ,重建湖底水下动植物生态系统 ,全面提升两湖自净能力 ,修复周边水生态 。第四 ,投资144亿元 ,高标准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改造修复 ,持续疏通“毛细血管” 。工程实施以来 ,累计新建雨污水管网745公里 ,修复管网256公里 ,完成小区管网改造338个 ,通过工程实施 ,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等指标已提前完成三年示范期目标 。

三是坚持资金统筹 ,做到“四个一点” 。海绵城市建设 ,项目是基础 ,资金是保障 。九江市通过“四个一点”统筹建设资金 ,有效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一 ,“中央资金补一点” 。修订《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中央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监管办法 ,严格审核拨付流程 ,确保合理合规及时使用 ,2023年度中央下达的2.02亿元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至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 ,资金下达率100% 。第二 ,“四个结合统一点” 。结合城市更新 、完整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 、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 ,充分整合各项上级补助资金 ,既避免重复投资 ,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又为项目合理筹集了资金 ,减轻财政负担 。第三 ,“市区财政拿一点”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重点片区 ,科学谋划年度重大城市建设项目 ,市区两级财政合理共担 ,协同推进项目加快落地 。第四 ,“社会参与投一点” 。出台《九江市关于运用综合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办法》 ,今年5月又拟定了《九江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目前正在第二轮征求意见中) ,鼓励多渠道筹措海绵城市建设资金 ,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

三 、民生为本 ,努力绘就海绵城市建设“新底色”

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 ,广泛发动群众共商共建共享 ,积极构建“人人参与 、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

一是听民意 ,共商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在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之初 ,邀请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社区居委会和周边居民代表进行前期会商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讨论和决策 ,倾听群众声音 ,尊重群众意愿 ,确保示范项目建设内容真正符合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如石化五区项目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 ,群众普遍反映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少 ,为此 ,我市利用小区周边的废弃三角地 ,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建成休闲绿地和活动广场 ,将其纳入小区管理 ,目前这一休闲广场已成为该小区及周边群众夜间漫步和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

二是集民智 ,共管海绵城市建设质效 。在建设项目周边全面公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在市海绵办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 ,建立群众举报制度 ,让周边群众参与建设过程 ,监督项目质量和安全 ,提高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三是解民忧 ,共享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完工后 ,及时征求周边群众意见 ,对群众不满意的建设内容进行整改 。同时 ,大力开展海绵城市知识科普进社区 、进机关 、进校园活动 ,通过张挂宣传画(海报) 、散发宣传册 、播放动漫视频等方式 ,对海绵城市的意义 、作用 、进展 、成效等进行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了全民共建海绵城市的强大合力 。

 

 

关于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工程案例
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5 shwoq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 :0791-85211618  技术支持 :华企立方
备案号 :赣ICP备18002179号

支持IPV4和IPV6双向访问